市政园林部门负责环卫车辆及用气餐饮场所电气化改造的技术指导及推广。
海丰和锐煤改电项目取得实效后,宜宾海丝特、瑞星水泥等企业纷纷表示愿意采取以电代煤,此举有助于推进消纳清洁能源,也加快推进了宜宾能源体系供给侧和消费侧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的良好转型。对实施的电能替代项目主动对接,跟进配套服务,严把项目质量关,明确协同工作职责,内转外不转,形成了电能替代工作可持续、项目可挖掘、流程可循环、过程可管控的工作体系,增加推广成效,实现售电量的新增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为宜宾市重点骨干企业,于2006年3月成立,有两台5.5万千瓦时的自备发电机。
四川宜宾供电公司客户中心人员来到重点骨干企业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进行用电检查服务。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工业基础雄厚,水电资源丰富,境內有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锦(;屏);苏(;南);线、向(;家坝);上(;海);线、溪(;洛渡);浙(;江);线,是中国西部综合能源基地与特高压交换平台,实施电能替代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原有两台5.5万千瓦时的自备发电机。近年来,宜宾供电公司大力倡导推进电能替代,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向政府争取实质性政策支持。近年来,该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用电量激增,原有供电容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宜宾供电公司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宣传电能替代优惠电价政策和长远运营成本优势,该公司听取建议后提出申报,目前已停发自备发电机一台,采用清洁式能源水力发电。2016年,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实施电能替代4.8亿千瓦时,节约用电成本就达1.7亿元。为进一步健全直接交易市场,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用电需求,安徽省电力直接交易首次增加了月度集中交易,总规模50亿千瓦时,这是对年度直接交易的有益补充。
安徽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将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正确发挥电力市场运营机构的职能和作用,维护电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尽心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完成后续40亿千瓦时月度集中直接交易,积极稳妥推进安徽电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公司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部署,组织制定井井通电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分4批下达项目计划,累计安排投资438.8亿元,全力推进工程实施。经各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水利和农业主管部门确认,截至2016年4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共有15个省155个市825个县的150.73万眼机井纳入2016~2017年通电工程实施范围。公司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舒印彪董事长为组长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在所属省、市、县三级供电企业逐级成立领导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垂直贯通的组织工作体系,加强资源调配、工作协同;加强政企联动,与各级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做好规划衔接,共同排查确认通电机井需求,加强属地民事协调,争取百姓理解支持,形成合力协同推进项目建设;细化目标任务,对经营区内农田机井逐井登记坐标、客户、权属等基本信息,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建立档案施行销号制管理,实时更新数据库状态,做到管理信息一清二楚;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设备选型一步到位、建设工艺一模一样的要求,制定机井通电典型设计,固化标准物料,开展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推广工厂化预制、成套化配送、装配化施工、机械化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落实保障措施,严格工程规范化管理,设立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6459个,参与工程建设施工11.8万人,累计投入生产用车3.6万辆、工程机械1.7万台(套)。
经测算,与过去采用柴油机、拉接临时电源等方式相比,每年节省农民支出72.5亿元,减少燃油消耗144.3万吨。下一步,公司将按照水利部、农业部、国家能源局最新复核机井通电需求,抓紧实施新增2.93万眼机井通电工程,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做好通电机井供电服务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及时满足新出现机井的通电需求,确保国家惠民利民政策发挥最大效益。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也是最早提出实施机井通电工程的省份之一,本次新增通电机井34.7万眼,受益农田3056万亩,通电后每亩地浇一遍水平均节省燃油消耗4升,节约农民支出约20元,减少劳力3~4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16年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对实施机井通电工程等重点工作作出重要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公司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田间作业多等困难,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提前半年完成了2016年年初确定的机井通电任务,累计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31座、变电容量233.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546.7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21.1万台、容量1888.1万千伏安,线路10.1万千米;低压线路22.5万千米。
其中,涉及225个国家级贫困县机井35.5万眼,受益农田2729万亩。山西、安徽、湖北、河南、陕西、宁夏、新疆等7省区率先实现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6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2016~2017年投资建设的井井通电工程全部竣工,提前半年完成国家下达的150.73万眼农田机井通电任务。实施井井通电工程为促进农民节支增收、助力农村脱贫攻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本轮工程完成新通电和改造机井150.73万眼,受益农田1.29亿亩
公司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部署,组织制定井井通电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分4批下达项目计划,累计安排投资438.8亿元,全力推进工程实施。公司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舒印彪董事长为组长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在所属省、市、县三级供电企业逐级成立领导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垂直贯通的组织工作体系,加强资源调配、工作协同;加强政企联动,与各级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做好规划衔接,共同排查确认通电机井需求,加强属地民事协调,争取百姓理解支持,形成合力协同推进项目建设;细化目标任务,对经营区内农田机井逐井登记坐标、客户、权属等基本信息,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建立档案施行销号制管理,实时更新数据库状态,做到管理信息一清二楚;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设备选型一步到位、建设工艺一模一样的要求,制定机井通电典型设计,固化标准物料,开展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推广工厂化预制、成套化配送、装配化施工、机械化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落实保障措施,严格工程规范化管理,设立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6459个,参与工程建设施工11.8万人,累计投入生产用车3.6万辆、工程机械1.7万台(套)。
经各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水利和农业主管部门确认,截至2016年4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共有15个省155个市825个县的150.73万眼机井纳入2016~2017年通电工程实施范围。6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2016~2017年投资建设的井井通电工程全部竣工,提前半年完成国家下达的150.73万眼农田机井通电任务。
实施井井通电工程为促进农民节支增收、助力农村脱贫攻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本轮工程完成新通电和改造机井150.73万眼,受益农田1.29亿亩。山西、安徽、湖北、河南、陕西、宁夏、新疆等7省区率先实现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也是最早提出实施机井通电工程的省份之一,本次新增通电机井34.7万眼,受益农田3056万亩,通电后每亩地浇一遍水平均节省燃油消耗4升,节约农民支出约20元,减少劳力3~4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涉及225个国家级贫困县机井35.5万眼,受益农田2729万亩。《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2016年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对实施机井通电工程等重点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公司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田间作业多等困难,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提前半年完成了2016年年初确定的机井通电任务,累计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31座、变电容量233.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546.7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21.1万台、容量1888.1万千伏安,线路10.1万千米;低压线路22.5万千米。经测算,与过去采用柴油机、拉接临时电源等方式相比,每年节省农民支出72.5亿元,减少燃油消耗144.3万吨。
下一步,公司将按照水利部、农业部、国家能源局最新复核机井通电需求,抓紧实施新增2.93万眼机井通电工程,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做好通电机井供电服务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及时满足新出现机井的通电需求,确保国家惠民利民政策发挥最大效益第三产业各行业中拉动贡献率最大的是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同比增长8.3%。
工业用电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煤炭开采洗选、黑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炼焦、石油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七大行业,15月用电量合计89.58亿千瓦时,占全市工业用电量比重79.5%。日前,记者从榆林市统计局获悉,15月,榆林市用电量指标全面回升,持续增长,全社会用电量为112.7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
第三产业用电稳步增加,累计用电量为12.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其中,工业用电量92.01亿千瓦时,较去年增加1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从全市电力消费构成看,第二产业是电力消费的主力军,15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93.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83.0%第三产业各行业中拉动贡献率最大的是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同比增长8.3%。
从全市电力消费构成看,第二产业是电力消费的主力军,15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93.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83.0%。第三产业用电稳步增加,累计用电量为12.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
其中,工业用电量92.01亿千瓦时,较去年增加1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工业用电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煤炭开采洗选、黑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炼焦、石油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七大行业,15月用电量合计89.58亿千瓦时,占全市工业用电量比重79.5%。
日前,记者从榆林市统计局获悉,15月,榆林市用电量指标全面回升,持续增长,全社会用电量为112.7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4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
5月份工业用电量为36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1-5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479小时,同比下降5小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自2017年7月1日起,取消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降低25%,用于提高燃煤电厂标杆上网电价,缓解燃煤发电企业经营困难。钢铁、建材月度用电量负增长。
我们粗略计算让利空间约1.12分/千瓦时。我们继续推荐火电龙头华电国际、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和建投能源,建议关注金山股份、吉电股份、内蒙华电、粤电力A、通宝能源。
其中,水电同比减少4.8%,较去年同期回落21.5个百分点;火电18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钢铁行业385亿千瓦时,同比回落8.2%;建材29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7%。
1-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242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其中,火电新增装机1330万千瓦,同比下降45%;水电新增446万千瓦,同比增长39%;风电5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5%;核电同比下滑50%;光伏1169万千瓦,同比提升47.8%。